看到路温开骂女心理师了,感觉这条评论代表了大部分普通看剧观众的真实想法。
——————————————————————
当我看到井柏然凭缆绳从高楼一跃而下跳窗而入只为了给全校广播一首煽情歌时,我的容忍似乎已经到了极限;但当我看到想自杀的女高生在听到杨紫ai式的几句电话安慰后,竟然因为害怕自杀样子不好看和恰好听到这首歌并表现出被打动,从而放弃了自杀念头时,我才发现这部剧就是在把观众当猴耍,就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制作人不在专业的心理咨询方面下功夫,却在虚假的外在表现上做文章,为了体现这个职业的“牛逼”,导致整部剧的基调都变得很悬浮,很脱离实际。心理咨询师不是专业救生员,更没有三头六臂。
一部以打着“治愈心灵”旗帜的职场剧,非但没有给现实中或多或少患有情感问题的观众带来藉慰,更像是吃着人血馒头,寒了大家的心。
现如今,以职业剧为幌实则是玛丽苏傻白甜的国产偶像剧层出不穷,很想奉劝这些制作人们一句:如果你们真的不了解这类题材,没有用心去观察过这类职业人的生活状态,更没有从心底去尊重过这个行业,就不要碰这个职业圈,已经有多少职业被污名化了,我他妈求求你们了!
这个故事很明显是按照电影的叙事结构去拍的。不断交织的剧情,抽丝剥茧的去解释尤娜为什么要自杀以及通过这个案例展示贺顿的专业能力以及与钱开逸的故事线。手法刚开始看有点不太适应 但一集半之后好了很多。
最开始尤娜想要跳楼自杀拨通了防自杀中心(应该不是这个名,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由于情况紧急,贺顿出场。讲真,这一段过于科技化,但总体还行。通过心理咨询,尤娜被劝下来。这里,看到演员这样我条件反射的以为是校园暴力。然后剧情推动,钱开逸说是和小哲的矛盾,什么推人啊,西服被破坏啊!演到这的时候,我的心里发出一声冷笑:“呵,我猜的果然没错,就是校园暴力,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啊”。
然后剧情推到尤娜从游泳馆出来的时候,她爸爸一句不要过分为难另一个女孩子,我脑子里小剧场“嗯?不对劲,那个小哲不会是他私生女吧”(本人脑洞比较大)
再然后到尤娜撑伞看到她爸爸雨中的那一幕,剧情这里并没有给到画面,所以我就猜:难道真是他私生女,总不能是小三儿吧,那套贵的西装…不能吧不能吧。(dbq,我龌龊了)
接着贺顿正式为尤娜做心理咨询的时候。雨中那一幕画面终于出来了,oh my god居然是小哲的妈妈。这个时候,我的雷达又响了:出轨,婚外情,离婚…离婚?我那会脑子里有一条线了,接着贺顿为尤娜父母做咨询时,看到她妈妈那段表达,我更确信了,然后他们就承认离婚了。(果不其然,又被我猜到了吧)至于离婚的原因,剧情里面都有,我觉得他俩都得负责任。说真的,直到看到贺顿为他们做咨询我才发觉心理师是这样的。点火柴那里真的很不错。我相信两个人是有爱的,不过是被生活揉搓成另一个样子,只能互相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受伤的只有孩子。一个孩子在面临父母感情崩裂的情况下,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错误归因到自己身上,并通过自以为是的极端方式做出应对。至此,尤娜的案例结束。
对了,最后还有个小反转 就是爸爸和小哲妈妈并没有什么,只是之前受过小哲爸爸的帮助,想要帮帮忙。是我庸俗了,我想的太复杂了。这就是一对父母缺乏沟通,感情出问题把孩子卷进来的故事。但不得不说,柯天亮拍的不错。就像一部电影,贺顿他们主角团就是带我们观众找线索的人,确实不错。
期待下一个案子。湘湘爸爸妈妈都在,真的好惊喜。
我会追这部剧,主要原因是了解到这部剧涉及心理题材,现代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心理问题和无法讲出口的心事,作为一名抑郁症患者,曾经一段时间我遭受了很大痛苦,长时间心情低落恐慌,去医院看心理医生,服药治疗,那段日子我浑浑噩噩、脑子里充斥着各种思想,真的特别黑暗特别痛苦。不过还好目前在家人的陪伴下,我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还可以。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关注心理健康,构筑阳关心桥,让心理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
本来觉得原声可能不太好,结果适配度出乎意料!!太棒了!台词卷起来!!剧组也是很走心!从开拍到现在!行不拉垮从不胡乱营销!也没有强行炒cp!!但反黑是走在第一线的!两家粉丝也很和平!这就很棒了!刚看完第一集,题材真的很新颖!关注多方面的问题!这些单元关注的问题,也许你正在遭遇,也许我正在遭遇,无论如何!希望这部剧能过拉我们走出黑暗,走到光明!希望剧情关注点能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并且引起大家对这些群体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要努力过好每一天!
重点说明:建议姐妹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先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哦!
我吃药一年多了,严格吃的,也有后来联系的市精神病院老师指导用药。我是因为自我认知比较清晰,知道自己目前处于哪个阶段,需要处理哪些问题,目前我只需要察觉错误的思维惯性、跳出错误思维就可以了,所以才会把剧当指南~
——————————————————
首先,我一年前诊断的重度焦虑性抑郁症,服药一年了。因为自己也是医生,在配合治疗这方面,做得还不错。从意识到自己真的生病了开始,就四处托人找靠谱的心理医生。受杨紫当时全国精神卫生大使的身份启发,找到自救渠道,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短暂的改善后又恢复原样的巨大落差,让我不得不正视网上测试结果显示重度抑郁的确能反应一些问题,从而认识到病情严重程度,果断前往省精神卫生中心。然而不敢面对诊断结果,不肯吃药,回到规培过的医院苦苦哀求老师让我住院排除器质性病变(比如肿瘤什么的),而后接受现实,开始吃药(西药一天4次,爸爸是老中医,给我开了中药,一天4次。中西药得间隔半小时吃,所以一天吃8次药,几乎一天都在吃药),主动了解心理学,看《精神病学》对照自身。现在处于不急不慌的治疗康复中。从看不懂文字,无法记忆,整晚整晚失眠,头痛升级到要裂开的程度,感受不到爱恨情仇和饥饿,1个多月加起来没吃到一小碗饭,全靠身上带糖果以防低血糖的度过,因病情与药引起严重便秘,最长有一个月没排过大便,……说这么多,只是想说我经历过,所以打算以我的角度肯定一下剧中自杀干预中心的专业性!
《女心理师》每一集我都要倒回去看几遍,捋一捋细节,猜测后面剧情。但是!最重要的是里面介绍的自救、察觉情绪、唤醒理性的方法很好,刚好适合现阶段的我。 以前每次发作,都会想自杀。最近几个月不会了,发作时只会想:“被伤害的是我,为什么我要自杀?要死,也该做恶的人去死!” 但是上次发作时,哪怕闺蜜已经提醒过“是不是抑郁症又发作了?”我还是没能从魔鬼的蛊惑中挣脱出来,哭了整整一天,才平复下来,回顾细节时,才惊觉是又发作了。 从发作就想自杀,到察觉自杀冲动,抑制冲动,到现在发作只是从错误角度出发,导致陷入错误思维难以自拔,并且无法察觉消极情绪……希望不用多久,我能学会察觉不良情绪,停止不良情绪,化解。 今天下班如果没别的事,打算又从第一集看起,同时做好笔记,按剧里说的做,学着察觉情绪,化解情绪。 另外:在一些回答的评论区看到有人说要自杀的人怎么会打电话给心理咨询干预中心,太假了→自杀过的人告诉你们:一点都不假! 我自杀前几天就不想直接告诉父母,而是拼命发朋友圈,发微博,发抖音,其实只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察觉到,能告诉我父母我病了,救救我! 尤其是差点自杀那几次,在网上搜哪些方法可以痛苦少一点,死后给人添麻烦最少,但一搜这类的信息,出来的第一条都会是心理咨询中心电话!包括百度微博知乎! 自救也瞒着所有在乎的人,反而陌生人我不怕告诉。一直瞒了1个多月,去找心理咨询师,去各个医院求救,瞒到我住院好几天,瞒不住了也没有主动说,因为失望太多次了。 没有经历过自杀的人,当靠“假设”、“如果”是不可能知道真正徘徊在自杀边缘的人在想什么的。 为什么我知道? 因为我重度焦虑抑郁,服药一年,所以我知道。 这部剧拍得很严谨,有看不懂的,建议问问人,或者查查资料哦。
马上12点啦,先睡为敬。 P:贺顿好漂亮!
已经两年没新剧播出的杨紫,主演《女心理师》终于亮相。
大家期望值非常高,改编自毕淑敏高分同名小说《女心理师》,井柏然和杨紫搭档也算强强联合。
还有菅纫姿、马苏、黄觉、倪萍、章若楠等人出演,演员阵容也算亮眼。
可播出之后,观众却是一水打一星,大家也明白了为什么会被两家卫视退货,不得不改成网播。
“治愈系”心理剧变“谈判专家”?
原著主要讲述有不堪过去的女心理师贺顿,陷入丈夫、情人与心理权威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在帮助别人走出心理困惑的过程中,自己内心也被拯救。
剧一开场,则上演了一场自杀事件干预。
一位想轻生的女学生打电话求救,这时候贺顿(杨紫)过来帮助女学生,她判断出女学生所在的地方,并且用专业心理知识和语言让女学生渐渐放下防备,最终放弃自杀。
为了展现贺顿非常专业,杨紫不断秀心理学专业名词,强调心理学是AI无法取代的。
不过,这个戏份非常多余。
正常来说,心理师应该坐在诊所,对接受治疗的病人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放下过去,重新开始。
但杨紫好像一个开了金手指的上帝,不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成功解救自杀少女,而且之后只要少女有问题,她又可以迅速从天而降,就像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秒到,把她从死亡边缘拉回。
而面对可能死亡的严峻事态,杨紫完全不需要帮助,甚至连警察都不出现。不知道的还以为看有超能力的谈判专家呢!除了女主光环还有什么可解释的?
“披着职业外衣”的偶像剧
大家觉得内地职场剧难看,重要原因就是总打着职业幌子搞狗血恋爱偶像剧。
很不幸,《女心理师》也没能摆脱这个“魔咒”。
井柏然饰演的钱开逸简直是哪里有自杀,哪里就出现他。
钱开逸骑着摩托车酷炫上场,成功救下差点被车撞的女孩,两人双双摔倒在路边。
没想到其他人都纷纷扶起摔倒的女孩,接着离去,没有人搭理还躺在地上的井柏然。
不少观众都在弹幕上吐槽:“救人的反而没人管了?”
贺顿开导要跳楼女孩,钱开逸又开着他心爱的小摩托飞奔去救助女孩。
他可以用一根绳子从楼顶爬到楼内,这身手敏捷没十年八年武术功底,你敢信?
之后,这个女孩又因为和同学闹矛盾,又要跳水。烦不烦啊你!
贺顿到了现场开解不成,和她直接跳进了泳池,这时候,钱开逸又出现了,不仅救了女孩,还救了杨紫。
你是不是以为钱开逸是便衣警察,随时帮助处于危险的百姓?
并不是。
钱开逸是一个兼职老师的电台主持人。
无论是老师也好,电台主持人也好,这身手是不是武侠小说了?还以为在看蜘蛛侠。而他干得完全就不是本职工作,太超能力了。
这一切设定都是为了制造钱开逸和贺顿相遇。两个随时可以解救危难的神人,搭成了CP,你神我也神,双神合璧天下无敌,刻意、老套,卫视退货都不愿播的“神仙”爱情。
钱开逸主持人身份也有用,接下来贺顿失业,他则负责邀请贺顿来电台进行心理开导。
两人其实是高中同学,钱开逸已经喜欢贺顿多年,不过贺顿对他诸多误会。
两人重逢,一系列相处,肯定要解开误会,接着感情升温。
心理学职场剧,可到处都有注定遇见你、默默守护你、暗恋变明恋的酸臭味。
贺顿给自杀女学生做了两次心理开导后,发现根源是她原生家庭,给她父母做了一次简单的心理辅导,一家三口就和解了,真是有张神仙的嘴啊,多年的心理病三言两语就搞定了。
原著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心理疾病患者的际遇层层推进,但剧号称聚焦校园暴力、原生家庭等社会问题,可明显浮皮潦草、流水账。
真正用心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地方并不多,反而炫耀心理知识,剧情很悬浮,假装专业比不懂更讨厌。
有心理学学生怀着期待看,结果失望而归:“看着说是心理咨询,但是完全就是在深化心理学,偶像剧套路”。
老态妆容、阴间滤镜
或许是为了突出心理咨询的神秘感、深沉格调,这部剧配色特别暗。
知道的是为了凸显心理问题带来的沉痛感,不知道还以为在讲鬼故事。
要么是黄沙色滤镜,要么就是墨绿灰,看着阴森森,死气沉沉。既然是治愈系,难道不应该用温暖色调么?
倪萍饰演杨紫的妈妈,可妆容特别老态,杨紫本身就看着显小,这难道不是杨紫奶奶呢?
大眼袋、蜡黄色面容,丝毫没精气神不说,倪萍本身人到中年,诡异的是,更有种让她故意装老的感觉。
井柏然的大眼袋和黑眼圈远看很明显,推近,磨皮滤镜又浓,脸又糊了。
可能剧组为了节约经费,所以只修了近景,没修远景,如果不修,其实也没问题,这样反而很不真实,让人出戏。
杨紫这几年越来越好看,演技也进步,风评变好中。
可是这次《女心理师》,杨紫演得毫无情感,特别僵硬。
她在电话安抚开解病人的时候,完全不像资深、信服的心理咨询师,更像是个没感情背台词的AI。
脸被镜头一怼,就略僵硬臃肿,表情变化少,滔滔不绝生硬输出心理学知识,和背课文没区别,没有任何情绪起伏,难怪观众吐槽,杨紫宛如工具人。
开播之后,杨紫写了一篇小作文,大意是为了角色准备很久,付出很多。
但看过感觉非常讽刺。准备的,自夸的,根本没立住。
都快2022了,导演、编剧还不知道观众想看的好剧是有扎实故事打底,演员也还不知道观众喜欢的好角色是要有共情的。
很可惜,《女心理师》又为烂剧再添一把火。
柯导能力很强,但和这部剧的气质有点不太搭——这剧的核心是温暖治愈,但柯导的风格是悬疑灰暗,所以最后的成片带着一丝诡异的气息,色调也偏类型片,有种割裂感。另外,这剧以为用开头一大段看起来很厉害很专业的旁白可以让这部剧变得高大上,但就真的还好,因为画面内容和旁白内容并不匹配。总而言之怪怪的。最夸张的是杨紫的超能力,这千里眼和顺风耳真的合理吗??
真想自杀的会听你在那叨叨叨?
倍速看了一集半,太难看了,弃剧……
女主台词2分,其他的0分。
一口气六集 爽!尤娜的故事看哭几回 但结束的时候又发自内心地感到温暖美好 这个剧真的很棒…另外拍摄手法在国产剧来说很特别 莫名让我想起了善地(which is totally different
蛮好看的,好久没看井柏然的片子,真帅啊,演的很自然,不出戏
撑了二十分钟 撑不下去了怪就怪在重刷甄嬛传期间打开了这部剧...都怪甄嬛传---更---又点开了一次...还是看不下去剧情平淡 看不进去...前两集主演观感实在不好 太端着了...4.3/10
女一心理剧,男一爱情轻喜剧,男二独自迷雾剧场
前两集确实劝退,但是习惯了导演的手法后,后面越看越好看。特别喜欢这种抓细节猜人物经历的剧,很前卫很走心很值得表扬的国产剧
搞着高大上的噱头,拍着无脑偶像剧,好好的题材拍的稀巴烂
救救我吧,柯汶利没陈狗拍的是个什么鬼东西
知道尤娜做那么多极端行为背后原因的时候,咱就说一整个破防了。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成熟和敏感。前面一直以为是叛逆少女青春期作祟罢了,这个翻转太戳了。好会拍
看了四集,奇怪的慢镜头,夏洛克福尔摩斯式的回放,表达内心活动时简陋的特效,这拍摄手法也太老了吧。剧情涵盖职场恋爱悬疑家庭矛盾,差点忘了女主还有超能力,反正不论你喜欢什么类型,都能在里面找到喜欢的内容,可惜目前看来有点贪多误德。
太可怕了,能在剧中看到欢喜冤家、老同学重逢、心理学名词解释、各种社会话题还有万年不变的唯品会,就是看不到真实的人和人的心理。还扯精神分析呢,弗洛伊德都能气活。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 科学阵营没能撼动我 看完这剧 我承认心理学是伪科学了
这部剧真的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心理问题真的需要多关注,有这些问题的人,都是无助又非常需要帮助的。开篇长镜头独白让我想起今年四月份的我,那时想自杀的冲动是85分,特别庆幸我有家人还有朋友的陪伴,还有告五人的 唯一 那首歌治愈了我。 我真吹爆了!全剧演员演技🉑️都是原声!导演太🐮🍺转场真的绝了!好久没追过那么爽快的剧了!我真膜拜了🐮
4。一集抬走。千金马骨。
我果然不应该期待的,真服了,好好写实不行吗?男主开头10分钟又是撞车救人又是跳楼救人的,好一个舍己为人的圣父啊,女主好好一个心理师,却变成了一个擅长逻辑推理的最强大脑,这人设,隔壁爱奇艺迷雾剧场女主都自愧不如,浪费这么好的阵容。
把自杀写的跟玩一样,太悬浮了,脱离现实的剧情和台词,让人完全没有信服感!!!!白期待了这么久!! ——来自一个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愤怒
看到16集了,真不至于一星两星